欢迎访问深行户外
客服热线: -

深行户外

追寻本我认识世界

借道雪山登都日探黄龙 [复制链接]

TEST | 2020-03-05 17:15 1689 0
原创 CBN越野

记2018黄龙极限耐力越野赛暨都日峰登山大会

作者:烤焦面包


我们的都日峰 - BluerElephant来自CBN越野00:0003:10

▲我们的都日峰 (成都美人曾汐老师即兴之作)

“流星”!帐外一阵欢呼雀跃。

我猛的拉开暖暖的睡袋,掀起高山帐的帐帘,一股雪山特有的寒意扑面袭来……


我努力探出头去,在4400米的海拔追寻那划过璀璨夜空的星的尾迹。帐前,是银河,帐顶,是银河,帐后,也是银河。


我们,就这样被深邃巨大的雪山群和流淌闪动的穹形银河环抱着……


怔怔的看了好一会儿。


睡觉。明天会是个好天。冲顶绝佳。

▲出发前夜的都日峰星空 (摄影:睢文杰)


2018黄龙极限耐力越野赛前夕

上纳咪村扎西家的小院里堆满了几天出发前存放于此的行李,刚从大本营运达的各式装备驮包,未及清洗的几大箱厨具碗筷、剩余的肉菜、打包好带下的分类垃圾。都日峰登山大会体验营的童靴下午3点前陆续到达,一时间迅速填满了几十平米见方的小院,接送的小面包车已在外停妥。到达的人们头发略显蓬乱,脸上多了酽酽高原红和些许疲累,小憩后就是开箱,拣包,收拾行囊。


10月5日,今天是进山的第6天,该回归城市的巴适了。


自有信号起我就一直联系越野赛组委会去往黄龙的摆渡车,本次同时参加都日峰登山大会和黄龙越野赛的三人中,上海的白老师已于两天前完成登山活动提前离开村子去了黄龙,北京的猪闹闹童靴因脚伤临时决定放飞她的雪宝顶双人接力赛的第二棒。


今天出发黄龙,孤独寂寞冷的,只有我一人。

目送着一众同学欢笑而去,上纳咪村复归于炊烟袅袅、小溪流水的静谧,越野赛志愿者团队刚进驻,明天这里将是越野赛一个重要的大站:CP5/SP4。

▲出发都日峰大本营前体验营在上纳咪村合影 (摄影:成都领攀户外摄影师睢文杰)


踏空入坑

阿总8月中旬广州巡展天空影院分享会和推介黄龙极限耐力赛前,我已与CBN越野四期师姐呆米初定了国庆哈巴雪山行,一是适应一下高海拔,二想尝试一次入门级雪山攀登。


如果成行,跟着米神模拟跑一下高原赛道,听说黑海边上有一棵魔幻美丽的小树……


目标明确,作为11月初的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赛的赛前拉练。


冲动是魔鬼,推介会一结束,加上现场打至骨折的大礼包利诱,当晚我就报了黄龙极限耐力赛55公里全程组,推掉了哈巴行,还是到真正的赛道上去炼炼吧!


10月6号才是比赛日。惜(贪)时(玩)如命的我可不能浪费黄金假期的每一分每一秒,于是,都日峰登山大会体验营无缝接驳紧跟着来了。擦!


雨雪中起跑(CP2/SP1海拔3192米,此段爬升386米)

“5、4、3、2、1”!

清晨6点黄龙景区前,一群来自全国各地尤其众多带着川普口音的野孩子,不顾扑面的雨加雪,用平路上的配速兴奋地冲过拱门,跑向景区栈道。仅睡了3个小时、穿得鼓鼓囊囊似人形大包的我也尽力向前,脑中却隐忧的想起正包裹在防水袜里,因踢冰受伤发黑淤涨的两只大脚趾,又想起和防水袋里的手机放在一起绝不会找不到的去痛片。


今天的55K,如何好好Play?


“你刚下山,状态是最好的,别管脚痛不痛,跑就是!”开车送我到组委会酒店领参赛包的曾山校长昨晚对我说。

——“秘密不在腿上,而在心的力量。”


穿多了啦。囧。没上栈道一会儿,我就停下来,费力的脱下内外皆湿的冲锋衣和抓绒里的薄羽绒,一身氤氲蒸腾。无数的人从我身边匆匆越过。突然右前方闪过一个身影,五期童靴达林?


……


我是最后一个到达黄龙的选手,没赶上赛前的技术说明会,山里失联的几日甚至不知道因天气原因组委会对赛道线路和摆渡安排等做了紧急调整。当晚组委会人员一直在等我,贴心的三炸兄弟为我把赛事包和GPS送下楼。万分感激!


早上出发时我东张西望半天,也没见着达林。五期就两娃参赛,出发前难不成没张合影?中途那啥咋办?


达林说过,他计划10小时内完赛,然后连夜包车赶回成都乘次日的高铁。在这黎明将至的栈道上还没等我喊住达林,童靴倏的就不见了,优秀的达林,加油吧!


高度近视的我看不清景区里的钙化五彩池真容【捂脸】。隐约看到有清白透亮的流水淙淙而下、抬头是如梦的覆雪远山,那是可想象的美。


从栈道要上升386米的爬升,然后再转下小路跑下来,有我最喜欢的松林世界。软软的,Q弹的,松针路。


到达CP2/SP1,为自己争得近1小时的时间,脚步却不敢懈怠。

▲雪境黄龙 (摄影:赛事组委会摄影师)


10.4冲顶都日峰

悠悠星空。高海拔的星空,恬静迷人。

月光朦胧,一袭柔黄轻纱。

和两天前上的山,仿佛不是同一座。


10月2日上山途中。午后变天。从冰川水流经的3900米营地往上是高山草甸,只有一条通往海拔4400大本营的路,开放式行进即可。此处坡度陡升,是村子至大本营13.5公里中的难点,人们边走边停,笑声渐少,喘气如牛,速度、距离逐渐拉开。路边的大石头上结了一串串冰棱子,倒悬着,像戟像剑,煞是好看。等爬上垭口,真正的风的主场到了,风开始呼呼的吹,毛毛雪肆意飘飞起来,高山草甸很快被雪花笼罩,一时间足迹无踪,四野茫茫。


艰难的行进。


“到前面的大帐前记得擦擦鞋底再进去!”先是听到一个小女孩娇柔的声音,再看到大大的红羽绒衣里藏着小小的她和她身后伟岸的大叔。离坡顶还有50米的地方看曾山校长和他的女儿在风雪中迎接我们的到来。二哥的萨摩耶来福也冲了出来。

▲大本营前的两父女 (摄影:成都领攀户外摄影师)

终于看到了飘摇风雪中的一顶四方大帐和数顶球形大帐,静静地背靠在山谷当中。大本营,到了。

▲到达的志愿者在营地前拥抱来福 (摄影:烤焦面包)

10月4日冲顶路上。2点起来,3点前解决完所有吃喝拉撒穿戴装备的问题,必须准时出发。登顶之前的路段上设了2个CP点,4900米的CP1和5100米的CP2,都有严格的关门时间,谁将与谁结组,将根据到达5100 米CP2的时间而组合。到顶的关门时间12点。


尼玛,又穿多了。打着头灯、拿着冰镐跨过冰河后,走了不到半个小时,我,快焖熟了。懊恼是没用的,昨晚开会时特地说了分层穿着的问题,我还是贪恋出发前的暖意。


艰难的卸下背包,在雪地上插好冰镐,去掉防水手套,松开安全带,脱下冲锋衣和抓绒里的薄羽绒。高山靴里多穿的五趾袜也松脱了,好,继续艰难的穿脱着高山靴、去掉五趾袜,再系好鞋带。现在难以处理的,雪山上更难处理。


无数的人默默从我身边匆匆越过。一串蛇形灯光沿灰白的雪山蜿蜒

▲暗夜中前行的包包 (摄影:领攀摄影师睢文杰)


大雪征途,跨过淘金沟营地(CP3/SP2海拔3950,此段爬升775米)

这样的天气里穿着防水袜,有种安心的感觉,又有点担心脚趾有被捂坏的风险。不管了,用自己惯常的速度前进,跑不动了就快走。想起出发前自己做了简单的路线分析,认真请教过乌蒙山330完赛选手鱼神和CBN技术老鸟高老师。时间上,前紧才有后松。大神如是说。


雨雪并没有减小的迹象。泥泞加入泥泞,冰雪揉进冰雪,行进的道路汇成冰冷彻骨的小溪,鞋子踩上去很难受力,一脚深一脚浅,得慢慢适应这种黏黏的、糯糯的,力拨山兮鞋要掉的感觉。沼泽地偶尔的猛然深陷给人来个小惊吓,低矮带刺儿的荆棘打在脸上,突然又挂住帽子。 我朝罩着的面巾呵了口热气,又慢慢的将温热的空气吸进鼻腔和胸腔,尽可能的不要吸入过多冷空气。


川西的雨季,川西的天。和去年一样的低沉阴暗。山下、半山雨,山上就雪花飘了,不知今年的红叶,可比去年来得早?


我忘了这个点关门的时间。11:15?昨晚睡太晚了,高海拔上脑子的转速更慢了。从CP2到CP3的淘金营地,还真是不短的爬升,每一座山都有同一个绝望坡吗?呵呵。总会翻篇的。


看到朔风中志愿者的身影,简直就是找回失散的亲人,心里开了花、发了芽。淘金沟营地手环打过,就往长海子去了,最关键的点噢。嗯,过了长海子,海阔天空。


能不能捱到长海子?海子?在哪里,想必已隐匿在茫茫大雪之中了吧。到达此点继续延续1小时的冗余时间。


来一张正常时节的海子图吧。

▲美丽的长海子 (摄影:赛事组委会摄影师)


雪山结组

夜间或凌晨冲顶有它的科学,这时的天气、雪况相对稳定,对于下山的时间节点来说,也是安全的保障。匀速是我的优(死)势(穴),但因为此前落后,得稍做加快,路上不做长时停歇也可以完成休息的。考虑到最后结组可能存在不能登顶的风险,我加紧了脚步,在4900米CP1不做停留。


爬升中又超过一些童靴,抬头之间,猛然看到一只浑圆白胖毛绒绒的身影,二哥的宝大家的宝5岁的胖来福,你也有胆儿来冲顶?出发前咋没见着你?单身的任性狗子啊。性格!


等上到5100米的CP2,离这个点关门时间还早呢。但早已有人到达。我不愿坐进暖哄哄的帐篷里休息。直接在雪地上穿戴冰爪。昨晚调适过的冰爪依然很难穿。得抓紧,这是加入这一结组的机会。这时,慢就不是快了。


费了九牛二虎的气力,终于穿扣好冰爪。补给毕,喝上口热水。能量要随时供给。让教练检查好装备,作为第二组最后的队员,结进绳组。至此,绳组里的每个人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


不抛弃,不放弃?雪山上,这句话,有时很真实,有时又很虚幻,残酷的说。

▲结组攀:500米大雪坡 (摄影:小蜗牛)


想什么呢?(CP4/SP3海拔4195,此段爬升482米)

通往长海子的雪坡长又长,全是颗粒状的小雪雹子,湿度很高,细密的扫下来,噗噗噗、哒哒哒,轻快的弹跳着,很有活力,在冲锋衣上很快化成水珠滚落。


嗯,没有风,其实并不那么冷的。偌大的雪原看不清人和方向,有种望断天涯路的感觉。熊猫借给我的铝杖,对我这小短腿儿来说还是长了,拿稳杖,踩着冰渣渣和前人的泥路前进。


4小时期限已到。好像防水袜不防水了。爪子开始冰冷。动动脚趾头儿。打开袜子的话,会不会看到两只发泡蒸熟的小笼包砸?


这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景。


人小得就像蚂蚁,投在白色的冰雪画卷上几乎找不着,立起的竹枝上的红色赛道标志就是我们可循的Flag。远处的山体,冷峻,巨大,十足的水墨画,真让人叹息。在路上踩着踩着,鞋底儿就垒起一叠冰渣,有种踩高跷摇摇晃晃的烦心和小快乐,就再到旁边的雪地里踩上几脚,让叠起的冰渣成块地从鞋底脱落。这样的动作,一路上不停的重复。


超了几个人。又被别人超过。水平就在这阵营里徘徊了。此段结束仅多出30分钟冗余时间。有能力的选手早早的奔向前方。这次最快的选手,会是8-9个小时吧?

▲雪深处,寂静无声 (摄影:赛事组委会摄影师)


5100米海拔上

都日峰是近似于半脊的初级技术型山峰。度娘上我没查到都日峰的山峰报告,未提前做好功课。后来去往黄龙的路上我问校长,校长只说这次的上山,让他有些震惊。冰川下移,出现了几处巨大的危险的冰裂缝,和此前的地貌相比发生了不少变化,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其实就在身边。每次登峰,成都领攀都尽力的将个人垃圾,厨余垃圾分类带下,此前还将排泄物用专用袋集中运下,但由于地方环保部门无力接收,故才采取别的方式妥善处理。


前几日新下的大雪覆盖了上山的石头路段,走起来更松软,但这季节里,也无形增加了雪崩的风险。


一开始使用上升器,明明是大本营附近山坡练习过的,却用得不太顺手。约莫走上两百米才适应过来。与我结组的前面5位,领头的是藏族协作,其次是拍摄岷江之源主题剧组也跟拍过小鳌太的摄影师文杰,三位西南交大磐石社的小鲜肉们,最后是姐姐我。


我的速度有点儿慢,雪山上,摄氧能力、攀爬能力都下降了。但体能不能因步频加速而下降,我几次请求大家不要太快或暂时休息一下。时间还挺充足。大家逐渐匹配起合拍的速度。最后这300米爬升累人,在超70度的坡上,我第一次有抽筋打颤的赶脚。


设好的路绳路段结束。只有靠锚点保护了。大家更是系在同一条绳上的战友,你滑坠必定带来我滑坠。

遇到第一个技术难点。大石头拦住了我们的路。

▲雪坡上,摄影 (摄影:烤焦面包)


美国大叔

长海子,长且漫。


时间过去多少了?远处仿佛是有长条状的海子,没有雪的日子,必是蓝绿宝石一样,再给点阳光,就是让人迷醉其中的蓝眼眸啊。但风雪之中啥也看不到。


山上有志愿者匆匆下来。好像说是有选手迷路了。又有藏民牵马沿途而下。有人高反。严重吗?我想起自己出门前是带足了骑马的钱的。骑马也不错咧,很好的体验来着,且帅。


雪又下起来。雪山上的天,孩儿的脸。不是说校长会在这个点要做个审核吗。判断上来的选手是否高反,决定选手能否继续参赛或是必须终止。


校长在哪?

▲校长在哪? (摄影:赛事组委会摄影师)

终于看到一个全身冰渣连羊毛帽檐和眼睫毛上都挂了小雪片儿、蹲在路边认真的拿个小本本记录着什么、两米外支个小炉煮咖啡的人影儿了——美国大叔曾山校长。


我有点儿小激动,大喊John,你好啊!毕竟我们早上出发时击过掌,我一定要爬到长海子的。校长看到我也很是高兴,先是把我的号码认真的记录下来,问我状态如何,我说不错呢,咳咳,鬼才知道。


我站在路边,等他又陆续记了我后面的人的号码,询问了选手们的一些身体反应和状况,也看着不少选手一遍遍的说着自己的号码,以防美国大叔听错记错。


拍过大头照,和大叔挥挥手,道别。

▲成都领攀户外创始人曾山校长 (摄影:烤焦面包)

再往上走翻过海拔4417的垭口,下行一段,就到了CP4/SP3长海子的球形帐蓬,打卡,准备补充热食。


竟见到几天前上纳咪村那家在成都学藏医的小儿子扎西在这个CP点做志愿者。扎西和其他可爱的志愿者招呼着我喝鸡汤,啊,海拔4000米上能喝到喷香温暖的党参土鸡汤,试问什么是幸福呢,啦啦啦,啦啦啦,心儿的暖流都荡起来了。


扎西得意的说,姐姐,你下一站去的就是我家,那里有炒饭,下山记得通过我微信哦。带着一身的暖意,我装作潇洒走出去,咱不恋栈。


“呜”,帐外又是一阵风雪。我紧了紧围脖。

如果后半程我的体能、爪子不掉链子,真就海阔天空了。

▲我和扎西 (摄影:烤焦面包)


感受滑坠

第一个技术难点。大石头拦住了我们的路。对于没技术的小白来说,这个点是难点。小白是我。


 “唰”!


果真滑坠。绑在我身上的绳子把上面的女娃娃猛的拉下了好几米。腿短是劣势基因。脑子里是训练时的本能制动。再次制动。好像也不太正确的姿势。却也停住了。一点点冷汗冒出。


特别不熟练的踢冰、大力的挥镐通过。路段很短。通过了,绳组继续安静匀速的前进。每个人挂锚。过锚。依次。


协作大声的对我们说,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路不远了。大家都走得很好,还有一个需要跨过的冰壁,就可以冲顶了。说着又即时演示了冰面横切的动作要领,同时警告我们打开腿站好了,不要跪膝和撅屁股。说是很容易的。加油。


大家给自己鼓劲式的回应。其实小紧张的气氛已在逐渐积聚。

▲岩壁 (摄影:烤焦面包)


遇见达林童靴(CP5/SP4海拔3353,此段爬升2米)

过了长海子的每一个人,都仿佛拿到了一张完赛拱门的入场券,9.1公里的下坡路。许多人收起杖,跑了起来。下个CP是上纳咪村扎西家,赛程累计30.4KM。我将从今天又回到昨天。


体能怎样了。自我评估着。感觉还没爆掉。我决定好好享用这9.1公里。这个路段有我徒步过的部分路段,最难的已过,还有什么更难的?


从垭口直下,远离了雪原,川西原野就缓缓展开了秋韵的画卷。今年的黄叶、红叶来得恰到好处,色彩层层叠叠,不像去年,闰,秋的脚步略晚。有小溪谷路段,有原始林路段,沙棘林也金黄了。心里又哼起了歌。前后的人开始轻快的跑起来。我依然保持用杖交替,快速行走。


一个穿着雨衣的修长身形快速从我身边掠过,“达林!”我大喊。

达林回过头来,我问他:“你怎么在这儿?”

“包包!”

▲川西秋韵 (摄影:烤焦面包)


到达大岩壁

冰壁不大,但没有可落脚点,都是坚硬的亮冰,协作踢着冰壁横切。上去先挂好锚点。再下来接应我们。前面的两个男生半扑街一样战战兢兢过了冰壁。


绳后还有三个女生。


有过一些攀冰经验的女娃也滑坠了,卡在我和她之间的女生的下方雪坡上,协作赶紧让身后的两个男生挂好锚点,原地等候,自己蹭蹭蹭到下方去打保护,其实在冰壁上用路绳拖拽没什么作用,还得靠自己攀上去。女娃用了膝盖攀爬,吃不住力,一个劲下滑。站好正确姿势,一番努力后,终于上去了。第二个女生依然滑坠。用了更长的时间回到了安全的岩壁。有了前几次经验,我也慢慢接受了登山滑坠是可存在也需要学习着把控的一种常态风险。


大家坐在大岩壁边翘起高山靴,休息。吃点东西,喝点热水。人的需求,变得极为原始,简单。

▲翘起了脚 (摄影:烤焦面包)

看得到上方不远的第1组已登顶,正在各种开心的拍照留念。下方的结组攀登还在继续。更下方,远远的,一堆人,帐篷,小得不能再小,针尖状。再远的CP1,看是看不到了。


天高云淡,风清扬。


阳光出来了,防晒霜立刻补上。我可不想再被晒伤。即使无可避免。

▲一条绳上的各位,感谢有你 (摄影:烤焦面包)


9.1公里的磨蹭路段

“包包,前面的路段跑得起来。”

“是哦,达林,那你快跑吧,后面都是低海拔了,去吧,加速跑起来!你可以的!”


呃?低海拔?赛道上最低的松潘古城都有2858米呢,我经常犯些常识性错误。还浑然不觉。贻笑大方了。


达林4分配就飚起来了,哦,不知道有没有4分配,但分明也是我永远企及不了的速度,比骏马还骏马(此处骏马哥憋打我,就算这样包包也一样是要袒护五期童靴的),一骑绝尘。


我独自一人静静走在山谷中,欣赏着这迷人的秋日风光。午后的阳光很好。身体微微发热。我发现自己总能成功落单。


走走拍拍,不挺好的吗?我的目标可不就是完赛嘛。

我低估了这9.1公里的路段,多少人可以在这里竞速排名。我却在此地,与秋日私语。

▲林中的达林 (摄影:赛事组委会摄影师)


下一步就是顶

啊,这就是顶了。


没有激动的心情,没有彼此的拥抱,更没有泪水。是不太累吗?是不够苦吗?是高反懵了?不知。


然。风景大好。


站得高时,上到一个顶峰时,看到的景色和山下、半山腰是完全不同的所在。山峰,山脊,雪坡,是大自然神来之手,看不够的山体形态,看不够的景。


爱其浓烈就要爱其素雅,爱其阳光便接受其阴暗。

▲顶上远眺群山 (摄影:烤焦面包)

山到底是沉稳?温柔?暴躏?抑或魔幻?


你还可遥望到,远处有更高的山脉,翻腾着更磅礴的云海。有种感觉,叫直抵心扉。


记录登顶时间,合影,独照,拿出小旗子,各种拍拍。西北方,是另一座美丽山峰雪宝顶。


人品爆发。天气尚好。幸运相伴。


有点热。又无风,雪易融吧,下面的队伍继续执着向上攀登。此次登山还没结束。


我觉得,该尽快下山了。

▲包包登顶照


赛程过半

秋游的心态一直持续到快要到达的上纳咪村。从半山俯瞰整个村落和村尾扩建中的金色庙宇,山腰的飞瀑在密林间流淌,真,美。


还余25公里了,可是。这么好的路段,我几乎用尽了这一段赛程的所有时间,没吃饭,还要更换衣服。匆匆脱下厚重的冲锋裤、雪套,轻装上阵,又褪下袜子,防水袜内层已全湿,脚趾给泡肿了,却比我想像的要好,没大碍。换上一对压缩袜,我要出发。


此CP点的李涛站长亲自帮我装好了包。据他说,后半程就是高速公路。暖心。给赛事线路组点赞!


莫不知。对于渣渣的我来说,这是一条诡异的高速公路。这时才完成爬升1645米,剩下的916米,在哪里?

▲俯瞰上纳咪村 (摄影:烤焦面包)


30%体力留给下撤

登顶后是原路返回,曾经过的难点并没有因为我们多走一趟而降低难度。因为与上山的第3组绳队相遇,需要错车,又有绳被缠住,第1队登顶的人已在此前的难点上纠结了约莫40分钟。而我们必须在原地等候,后面第4、5、6队的人也无法上来。


这时,太阳更暖了,雪也融得更快了……


很尴尬。现实就是这样。


我们远远看到了跨过的第3队绳组继续向上攀登。通过他们的第1队绳组缓慢下行。第5、6队绳组是接令直接回转向下。若他们上来,顶上的关门时间也早已过了。下山,是最明智的决定。


我们也开始下撤。后来听说有人因无法登顶而瞬间爆泪。绳队中最后的我,变成了第一个的我。下脚,挂锚,解锚。动作是一样的,却需更小心翼翼。协作看我们下坡不得劲儿,便又教了我们如何使用冰镐下坡的技巧……


咦,这么陡的雪坡,我们是怎么上来的?

▲下撤 (摄影:领攀摄影师睢文杰)


开挂啦开挂啦

云里出现几道巨大的天光,注入山林谷地。剩下的路,可不是想像中的一马平川。景色,却实实在在的心旷神怡。


这里,我,达林,小龙,贵州的路言兄,前前后后,冥冥之中,组成了一支四人小分队。在怡人的景色里,人是会懈怠的。队友间彼此的鼓励和提醒,就是内在的驱动力。


依然有大爬升。依然要越过小溪。依然要翻垭口。

当然路不再难,但作为普通跑者的我们,体能会下降,而且,天黑了。


最后一小时里,我的头灯暗淡下来,没有时间停下来换备电(建议下次天黑前把备电放在手边易取之处),路言兄在前,达林在后,帮我打着灯光。有兄弟,真好,眼泪哗哗的。


跑吧,跑吧。


一边跑,一边相互提醒脚下的路。两侧有深沟,黑夜中看不清,滚下去就麻烦了。小龙说,我跑不动了。我头也不回狠狠地说,跑不动也得跑,都这份儿上了。路言兄说,跑完,我就成功了。说着一面夸张的挥舞着手中的杖。

▲四人冲线图 (摄影:赛事组委会摄影师)


让我好好睡上一觉

漫长的雪坡。如果会滑雪,我就爽爽的滑下去了。可惜不会。


两脚略微打开,膝盖撑稳,脚后跟先着地,找好节奏,噗呲噗呲的向下,我把后面的小鲜肉们给带快了。绳子不断的被扯紧。抱怨声随之而来。结组就是配合,我被换到了最后一个【捂脸】。后来了解到,每个结组几乎都发生了争执,抱怨。毕竟大家彼此熟悉度不够,体能经验速度都不同,首次配合,有分歧是正常的。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不是一组人不结一组绳,殊途同归,不是么。【又说教了】


顺利的下到安全地带,解开绳结,脱离绳组,有的人停下休息。我选择及时下撤。因为天气变得更恶劣了。脚趾生生的疼,必须尽早回到大本营。


下山路上的石头的花纹很几何很特别,还有圆形的橙色草丛顶着雪粒子闪闪发光,海拔4000米上特有的雪茶随处可见,我心情轻快的边走边观察,有一群黑色羽翼的飞鸟掠过天空,又在雪白的背景上铺散开,有种绝世苍凉感。


慢慢的走到大本营,我的胃有点冷额前阵阵灼热。和凌桑姐打了照面登记好后我到临时洗手间充分排空,去大帐里吃了两根能量棒,喝杯冲了维C泡腾片的热水,回到自己的帐里,换好营地羽绒衣裤,钻进睡袋不省人事……


大帐今夜寂静,无狼人杀。


明天下山黄龙,等我的,还有一场恶战。

▲砸们的大本营 (摄影:领攀摄影师睢文杰)


曲终

10月5日早上10:00,告别都日峰告别大本营,慢慢走下绝望坡,来到3900营地,骑上自己特地租来的大马,背着行囊,摇摇晃晃下山去。


我可不要徒步下山,如果不是贴心的扎西一定要牵着马,我很想自己像剑客一样策马驰骋……

▲下山途中曾山和女儿分享着路餐,非常温情的一幕 (摄影:领攀摄影师睢文杰)

10月6日晚上21:31分。临时的四人组合祥装迈着轻松的脚步美美冲线。用时15小时31分秒。


终点喝上两碗热乎乎的胡椒牦牛汤,还有好吃又辣死人不偿命的冷吃兔。赛事结束。


摄影机前,阿左和昊昕让我说上两句。我不知道阿左和昊昕就是阿左和昊昕(请自行百度两位17年自主攀登幺妹峰的大牛,震惊吧,悔恨吧,如果我知道就请他们签上大名了)


他们问我,每个人在路上可能都会想到鼓励自己的一句话,你在长海子最艰苦的路段上心里想到的话是什么?


朋友,问你呢,想到的是什么?

呃,其实,我还蛮享受的。【羞涩】


讲真,我怂的,也认怂,跑完黄龙极限耐力挑战赛,我对四姑娘超级越野赛能否完赛心里仍极其没底。那又如何呢,我还是默默的掏出了我大CBN越野的小旗子,认真的展开来,简单收拾下仪容仪表。


和达林一起,笑着面对镜头,拍照留念。

▲亮出砸们的队旗


赛后小结

1、高海拔适应:这是一道槛,适应不了高海拔,再壮的牛也会倒,山友新加坡张信哲就在大本营遭到高反一万点的暴击。宜提前几天到达高海拔地区。多喝水多排尿保持尿液清澈或淡黄,好好休息,让自己充分得以适应。上高海拔前后不要饮酒。


2、天气与强装:高原天气瞬息万变,随时关注高山天气,穿脱是常事,带的衣物、装备宁多勿少,强装一样不少,相信组委会经验比你更丰富。


3、爬升:平原上能跑,到高原上可能就是走了,说一千道一万,适应还是关键。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赛中绝不勉强。


4、心态:我爱山,看到山就莫名欣喜。对我来说,能完赛,能站台最好,但过程,最TM重要,享受与山相处的时间。


最后想说的

特别谢谢在出发前借我装备、帮我分析赛道路线的好朋友路过小树林,熊猫,小飞鱼,Bono叔,高总。


谢谢国庆期间带我登山带我越野伴我同行、提供帮助的所有朋友、赛事组织者和最辛苦的志愿者,凌桑姐、喜哥还在终点等了我很久。抱抱。


途中几乎全无信号,因为太冷也没有特别的掏出手机看看,我的轨迹漂移让大家担心啦。


第一次写赛记很不熟,高反恢复也慢,谢谢大家围观我神叨叨一路演。


最后想说,人的一岁一年就如山的一呼一息,爱山的人还会来看山。


让我们因山相识,因越野结缘,各位,听风语,山上见!

▲一山一人一来福 (摄影:烤焦面包)


(完)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
      评论请先登录,或注册
      相关推荐